温馨提示: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,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。
你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演出资讯  > 综艺戏曲

老洋房如何焕新?他们以“绣花功夫”回应民生关切|快办进行时

更新时间:2025-09-29 13:37  浏览量:2

编者按:民有所呼,我有所应。徐汇区深化党建引领“多格合一”,推进“民情快办”工作,力求将问题解决在一线、化解在萌芽。徐汇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徐汇区委社会工作部推出“快办进行时”系列报道,走进13个街镇,聚焦民情响应的实效与温度,展现基层治理的创新与行动。

在城市更新与历史风貌保护的平衡木上,如何妥善解决老旧小区居民的“急难愁盼”,是对基层治理能力与智慧的重大考验。位于徐汇区淮海西路229弄的上海黛园是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历史保护建筑,近日在徐家汇街道牵头推动的多方协同治理下,成功破解了因产权复杂、管理缺失导致的环境顽疾,实现了历史韵味与居住品质的同步提升,为同类小区的治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。

复杂产权与违建困局下的治理困境

黛园承载着近八十载的城市记忆,其10幢建筑产权结构多元,交织着宅基地私房、市房管局直管公房以及大学所属房产。这种产权格局导致管理责任模糊、基础设施老化、公共空间失序,尤其是各类违建蚕食着本已局促的空间,严重影响了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与居民的生活质量。

今年初,徐家汇街道在推进辖区基础环境治理时,将目光聚焦于黛园。在排查中,9号楼东侧一处占地约10平方米的破旧仓库尤为显眼。该仓库由板材拼搭而成,与周边绿化带纠缠,不仅存在安全隐患,而且其破败景象与历史建筑应有的风貌格格不入,成为了居民反映强烈、亟待解决的“心头之患”。这一典型问题折射出黛园乃至众多老旧小区面临的普遍困境,即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管理难题相互叠加,治理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
整改前

法治为纲与情理共融的协同作战

面对这一“硬骨头”,徐家汇街道没有选择一拆了之,而是展现了精细化治理的智慧与温度。徐家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在接到居民反映后,立即启动调查程序。由于建筑年代久远,原始图纸模糊,取证工作面临困难。执法人员转变思路,深入社区走访老年居民,广泛搜集历史资料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一位业主提供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生活老照片成为了关键证据,清晰显示该处原为木栅栏围合的小院,后续的私搭乱建行为确属违法。

证据确凿后,徐家汇街道迅速成立专项工作组,搭建起由街道牵头,综合行政执法队、居民区党组织、居委会、物业公司以及相关产权单位、业主、租客共同参与的协商平台。工作组多次召开现场协调会,坚持“法治”与“情理”双线并行。一方面,执法人员向相关责任人明确宣讲法律法规,指出违建的违法性质及对环境风貌的破坏,亮明治理的底线与决心。另一方面,工作组耐心倾听业主与租客的实际困难和诉求,进行深入沟通。业主在沟通中坦言:“这些年看着公共区域越来越乱,心里也不是滋味,也盼着能有机会彻底整理一下。” 这种将心比心的交流化解了对立情绪,赢得了关键的理解与支持。对于租客提出的实际需求,工作组也积极协调,承诺协助解决如遮阳棚等合理问题,体现了柔性执法的温度,最终促成了各方的积极配合,为顺利拆除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从环境焕新到长效治理的深化之路

随着施工队进场,黛园9号楼的违建仓库被顺利拆除。治理并未止步于简单的清除,而是转向了更具前瞻性的“修复”与“提升”。工作人员在拆除拼搭板材后,发现原有的木栅栏已严重腐朽,便及时更换为设计风格协调统一的铁艺栅栏,既延续了历史街区的视觉韵味,又显著增强了安全性和耐久性。改造后的区域与周边绿化带自然融合,昔日杂乱景象一扫而空,焕新后的角落也赢得了居民由衷的赞叹:“这个角落一清爽,感觉整个小区都亮堂、透气了!”

整改后

黛园一角的治理,起到了“解决一点、带动一片”的示范效应。以此为契机,专项工作组顺势对小区开展了全面深入的环境综合治理。累计清理小区楼道堆物5吨,整理绿化垃圾7平方米,拆除其他违法建筑2处,对存在问题的2家餐饮店铺进行了约谈整改。同时,物业维修工作同步推进,高建物业对8号和9号楼进行了大修,沿街商铺的排水问题也得到了全面整改。

工作人员捡拾垃圾

徐家汇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,硬件环境的改善只是第一步,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才是确保整治成果不反弹、实现可持续提升的核心。为此,乐山片区近期专门组织召开了黛园小区环境长效治理联席会议,私房业主、二房东、高建物业、住友物业、社区民警、城管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会,聚焦长效管理明确了三项重点机制,即严格管控违建,禁止将违建房屋用于出租经营,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;规范公共晾晒区管理,维护公共空间视觉整洁;完善垃圾清运及保洁机制,通过明确责任分工与共同出资保障环境持续改善。

据了解,乐山片区将指导居委会推动小区自治管理委员会的筹建与运作,致力于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,真正实现从“靠社区管”到“自治共管”的转变。这一举措将“共建共治共享”的理念落到实处,努力营造安全有序、整洁和谐的小区环境,最终形成“整治—管理—提升”的良性循环。

记者:李梦婷、朱昱伟

制图:黄珈玥

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

场馆介绍
红剧场,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。“天创国际演艺”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,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,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,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。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... ... 更多介绍
场馆地图
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
乘6路、8路、34路、35路、36路、41路、60路、116路、705路、707路、743
红剧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