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博社区以“绣花功夫” 织就社区治理“幸福锦”
更新时间:2025-09-28 22:52 浏览量:1
山丹县世博社区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、以服务为核心,通过党建链接资源、资源汇聚服务、服务激发活力,用“金针”穿起基层治理的千条线,用“针目”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,用“针法”织就党群共治的同心圆,推动社区共治力量由“散”到“聚”、邻里关系由“疏”到“亲”、治理能力由“弱”到“强”,巧用“绣花针”织就和美世博的“善治之路”。
炼好基层治理“金针”,绣牢组织引领之基。充分发挥社区“大党委”轴心作用,聚力构建“包抓领导+社区党委+共建单位+群众代表”四方联动社区治理共同体,有效整合商圈、城中村、居民小区3个领域资源,精准对接资源、需求、项目“三张清单”,以双向认领服务项目的方式实施“契约化”共建,与共建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11份,召开党建联席会议2次,落实共驻共建项目26项。全面推行“党建+网格”双网融合服务机制,建立“社区党委—网格党支部—楼栋党小组—党员联系户”红色服务联动体系,设置网格党支部3个,楼栋党小组5个,党员联系户25个,把党组织的根系延伸至基层治理最末端。结合争当“焉支先锋”活动,吸纳共建单位、商圈党员、社区组织、商企等427人,组建红色先锋、蓝色网格、绿色老兵等5支志愿服务队,通过清洁家园美在商圈、服务群众爱在商圈、文化惠民乐在商圈、主动作为安在商圈、网格管理和在商圈“五在商圈”活动,开展环境卫生整治、安全隐患排查、假期爱心托管、楼院文化汇演、家庭教育讲座、健康义诊等活动25场次。
觅好民呼我应“针目”,绣细民生服务之锦。社区依托“接诉即办”大厅、“12345”政务平台、社区书记茶话会、邻里小院等平台,通过网格员常态上门走访听、群众代表座谈交流议、网格微信互动问等方式,“线上+线下”全方位、多渠道集纳社情民意,精准对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着眼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,设立“一窗通办”全科服务窗口4个,严格落实“限时办结”机制,持续推动“接诉即办”向“未诉先办”转变,让社区服务从“坐等”诉求向“主动”出击转变,以聚焦“一老一小一困”需求为重点,推行“四进四访”工作法,积极为辖区年老体弱、行动不便的居民等特殊群体开展养老认证、医疗保险、临时救助等帮办代办服务,让群众的烦心事、操心事提前化解,确保群众诉求“事事有回音,件件有着落”。今年以来,共开展接诉即办事项46件,帮办待办事项120件,解决辖区屋顶漏水、车辆乱停、摊贩管理、商圈矛盾等难题12件。
施好党群共治“针法”,绣美共建共享画卷。社区探索实践“一核多元五在”工作法,持续深化“4+X五方共议”民主协商机制,立足商圈经济发展,整合城市管理、社会治安、公共交通、卫生健康等基层社会治理资源,形成社区治理“一张网”工作格局,使人在格上“亮”身份,事在“网”中明任务。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员人熟、地熟、情况熟的优势,社区民警懂法律、知民心、经验多的优势,以警力跟着民意走,服务围绕群众转,做到人员联动资源共享、信息联采数据共用、矛盾联排纠纷共解、风险联判隐患共治、全员联合平安共建,构建“网格蓝+警格蓝”警网融合新模式。利用“三官一师一员”自身专业优势,开展防范电信诈骗、法律维权、普法宣传等服务10场次。依托党群服务中心、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服务阵地,聚焦群众多样化需求,深入挖掘辖区内具有一技之长的文艺、绘画、调解、宣传等社区“能人”16人,打造兼具专业特长和服务热情的社区共治力量。将社区居民真正从“看客”变为“主角”,让“人人参与治理、治理惠及人人”成为常态。
从“被动管理”到“主动参与”,从“单打独斗”到“群策群力”,世博社区的凝聚力显著增强,居民的幸福感持续提升。下一步,世博社区将持续深化“大党委引领、社会化共建、网格化治理、一键式响应”治理机制,以“党建红”引领“治理优”,用“绣花功夫”编织出一幅“治理有秩序、服务有温度、群众得实惠”的社区居民和谐生活新图景。
编辑:山丹县委社会工作部
一审:葛延京
二审:刘伯武
三审:杨建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