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武标杆:益木堂11丈,极致甜韵的背后是“压仓法”的硬功夫
更新时间:2025-09-26 23:23 浏览量:1
——【龑王牌】喝有温度的茶,做有温度的人
【龑王牌】小众名山茶文化品牌,距离百年茶企品牌还有93年
茶,几经翻滚,见质;人,几番往来,见心。
今年6月底,龑王家初次品鉴此茶,其表现便让我惊叹不已。我曾毫不犹豫地写下这样的评价:“在易武茶的谱系里,这饼‘11丈’的表现,堪称‘绝绝子’。其综合表现,尤其是那极致、纯净、开阔的甜与韵,已触摸到易武茶的天花板。人生能得遇这样一杯好茶,足矣。”它留给我的,是一种近乎圆满的味觉记忆。
时过境迁,白露时节,秋意微凉,龑王家再次品鉴此茶,想看看在不同的光景下,它又会展现出怎样的风姿。这一次,感受更为细致,却也品出了一些与盛夏时节不同的韵味。
一、品鉴实录
备茶时,干茶条索清晰,散发清甜的香气,仓储干净。
茶量:8.08克
器具:160毫升紫砂壶
用水:珍茗山泉水
温杯烫盏,投入茶叶,趁热细闻,一股鲜明的草木清气(或称“臭”,实为一种强烈的植物气息)扑鼻而来,这是山野气息最直接的告白。
洗茶一道
汤体明黄清透。茶底,那股草木气息依旧显著。而杯香,却是浓郁纯粹的蜜香与果香,与干茶时的气息形成有趣的对比。
正式品茗
品鉴头道茶汤:入口清甜爽口,植物的清香在口中化开,野韵立现。略带一丝轻微的苦意,但旋即化为汩汩生津,舌底如泉眼涌动,回甘清晰。
品鉴第二道茶汤:汤体金黄透亮。滋味变得饱满厚实,野性十足的茶力渗透开来,饮后身体微微发热,气韵开始显现,体感明确。
品鉴第三道茶汤:入口即甜,汤感细腻顺滑,内容物丰富,满口被甜润感包裹。此时,一丝涩感悄然出现,但很快被更强的回甘带走。
品鉴第四道茶汤:甜润依旧,汤感愈发细腻,滋味厚实。饮罢,茶汤的留存感在口腔中持久不散,气韵悠长。
品鉴第五道茶汤:这一道的甜,尤为突出,是那种类似蜂蜜水般的蜜甜感。茶汤饱满,饮后满口甜润,喉部与口腔泛起持久的清凉感,非常舒适。
品鉴第六道茶汤:蜜甜感持续在线,植物清香依然清晰可辨。入口,生津感来得迅猛,回甘持久,清凉感弥散。
品鉴第七道茶汤:甜度依然很好,原叶的本香更为凸显,汤感甜柔细腻。饱满度稍有下降,但底蕴犹存,涩感略有浮现。
品鉴第八至九道茶汤:茶汤保持着“入口即甜”的基调,汤感依旧细腻柔甜,野韵犹存,滋味饱满度平稳过渡,清凉感始终相伴,蜜甜感的留存十分持久。
品鉴第十道茶汤(闷泡2分钟):入口,有一丝明显的苦韵,但很快化开。滋味依然厚实,汤感甜润,清凉感显著,饮后口腔内的留存感依然十足,足见其内质丰厚。
二、综合感受
这款茶最打动我的,有以下几点:
1、极致的甜,层次丰富:这是它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。从蜂蜜甜、蜜香、到蔗糖甜、乃至冰糖甜,层次递进,变化丰富。真正做到了“入口即甜,满口皆甜”。其甜度的醇厚与腻滑,甚至让我感觉,以甜著称的冰岛老寨茶,在它面前也要谦逊几分。
2、汤感纯净馥郁,细腻粘稠:香气纯净无杂,却又馥郁芬芳。茶汤入口,感觉不是水,而是如蜜似浆的粘稠汤汁,细腻地滑过舌面,质感非凡。
3.喉韵深邃开阔:当茶汤滑入喉底,那种如同蜂蜜缓缓流淌、向下蔓延的温润感,深邃而开阔。它不局限于口腔,而是深入喉部,温暖持久,这是顶级茶才有的体验。
4、生津回甘迅猛持久:从第三道茶汤开始,生津便如泉涌,回甘绵长,贯穿了整个品饮过程,“舌底鸣泉”的生动感受,始终相伴。
三、一点题外话:关于益木堂的仓储
与茶友交流时得知,益木堂在仓储上有一套独特的方法,称为“压仓法”——即茶箱一件压一件地叠放存放。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,持续的压力能让茶叶的转化更均匀、更扎实,茶叶的香气凝聚度会更高。当然,缺点也很实在:每次需要配货取茶时,都需要一件件搬开上层的箱子,颇为耗费体力。想来,手中这饼“11丈”能转化得如此出色,除了易武茶区本身的优秀底子,这“压仓”之功,怕是功不可没。
四、结语
两次品饮,时节不同,心境有异,但“11丈”都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表现。6月那次是惊艳,是直抵天花板的酣畅;白露这次是细品,是领略其丰富内涵与持久韵味的沉静。它用极致纯净的甜、细腻粘稠的汤、开阔深远的韵,实实在在地证明了其作为一款高端易武茶的硬实力。
茶遇有缘人。能在一生中,反复品鉴到这样一款能触动内心的好茶,确是一种难得的福分。“平生未遇此等茶”,此言非虚。
温馨提示:本品系交流的茶品,品鉴感受仅为个人体验,不代表本平台立场。
本文系爱普茶网艾老师选茶栏目撰写发布。